![]() 工地支起“攝影棚”留下奮斗瞬間 陳驥旻攝
中新網廣東新聞4月28日電 (蔡敏婕 王千瑞 郭朋剛)“這是我和丈夫第一次在工地拍工作照,我要把照片發回給老家12歲的孩子,讓他看看父母上班的樣子!眮碜运拇ǖ年惲28日稱,她已經和丈夫在工地搭檔了11年,今年初,她和丈夫來到廣州南沙的項目,成為一名瓦工。 “我們第一次來南沙的時候,發現這個地方很漂亮,也正處在大發展中!标惲彰刻煨枰驼煞蛸N200多片磚,雖然辛苦枯燥,但能和丈夫每天在一起,她覺得也很值得,“我們很開心,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為關愛一線員工和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28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海語熙岸鳳凰廣場的工地上搭起了攝影棚,190名建設者聚在一起互相整理衣著,在專業攝影師的鏡頭下留下自己“最美的一面”。建設者工種涉及鋼筋工、木工、瓦工、資料員、焊工等。 來自山東巨野的劉福寬和張飄也是該項目里的“夫妻檔”。擔任工長的劉福寬表示,他來南沙參建該項目已經一年多,可以說見證了該項目建設全過程。 ![]() 工地支起“攝影棚”留下奮斗瞬間 陳驥旻攝
“我們來時周圍一片空地,我們走時將萬家燈火,見證了項目從無到有的過程!笨吹阶约簠⒔ǖ捻椖堪蔚囟,劉福寬很是感慨。對于當天的“幸福大片”,劉福寬表示,收到照片后會珍藏起來,發給老家的孩子看看“爸媽工作的場景”。 除了拍攝“幸福照片”,在當日活動現場,一面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馬小利學習的展板也引來了眾多工友的駐足觀看。 據介紹,馬小利18歲出門務工,16年來,他扎根基層一線,通過加強專業學習和苦練業務技能,獲得各類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61項,其中有20多項研發成果在多個項目得到推廣應用。在崗位上,他實現了從“農民工”向“金牌藍領”的轉身。 ![]() 工地支起“攝影棚”留下奮斗瞬間 陳驥旻攝
馬小利堅守奮斗的事跡讓現場不少建設者大受鼓舞。在觀看完宣傳展板以后,產業工人老王就直言,身為一線建設者,也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好本職工作。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南沙投資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梁志科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是為了讓我們的一線建設者,在面對疫情防控和施工生產的雙重壓力時,也能感受到關懷和溫暖!睋榻B,目前中鐵建在廣州的在建工程包括廣州市在建規模最大安置區項目——慶盛安置區、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花都院區等項目。(完) |